作為大一新生必選修的國文,它不再是高中國文的延長版,每一門都有鮮明的課程主題,包括閱讀與表達、生命讀寫任意門、敘事文學、老莊哲學與其體用、莊子與生命的對話、 中國思想名著選讀、《紅樓夢》是寫作的活水、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典短篇小說選讀、古今小說選讀、現代小說選讀、現當代文學、古今寓言選讀。 此外,本系還特別開設兩門僑外生國文課,以及兩門著重於閱讀和寫作的國文課。

1. 《禮記。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2. 金耀基〈大學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古典的大學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主的。持這種看法而予以系統地發揮的要以牛津的紐曼(Newman)樞機主教最著名。他的《大學之理念》一書允為經典之作。20世紀以來,大學的理念已經轉變並擴大了。現代大學受德國19世紀大學之影響,已不止以知識之「傳授」為足,而毋寧以知識之「發展」:即研究學問,探求真理,為主要任務。……

本課程以「在地關懷」、「自我成長」與「生命教育」為核心,以提升學生閱讀寫作興趣及能力為指標,翻轉教學理念與網路教學資源的運用, 嘗試規劃一創新教學的國文課堂。教學策略改以課前閱讀、課中研討與課室活動的搭配運用為主。課室活動與學習單的內容設計盡量多元活潑, 引入心智圖的繪製、海報故事法與網路資源的運用,將靜態的國文課堂翻轉成符合當代需求與多元應用的動態行動教室。

為響應教育部鼓勵學校提高僑生國語文及基本學科之學習能力,幫助僑生加強課業之研習,本系訂定了這一項僑生學業輔導實施計畫。輔導擬安排依主題授課,加強學生國文基礎能力; 並依學生聽說讀寫個別需求以華語多媒體教學資源做教學輔助工具,以診斷、評估學生情況於以個別指導及自主學習的引導。在「聽、說、讀、寫、打」訓練之外, 再輔以大一國文課程輔導,以全面加強其國文能力。

112-1 第一場

文字X聲音的攻與受-從嗯嗯到啊啊啊的能量流轉

郭霖老師(聲音導演)

112-1 第二場

怎麼寫成了這個樣子—寫作、發表、出版

112-1 第三場

一個北台灣家庭的四季餐桌—地方、時節與物產

洪愛珠老師(倫敦藝術大學畢。平面設計工作者,工餘從事寫作。)

111-2 第一場

轉譯古代中國──那些你不知道的商周秘辛

黃庭頎老師(政大中文系助理教授)

111-2 第二場

讀國文撞到鄉民

祁立峰(師大國文系教授)

111-2 第三場

文學與戲劇改編的距離

黃致凱(故事工廠藝術總監與編導)

111-2 第四場

流動的饗宴:五感閱讀與寫作

蔡妙真(中興中文系副教授)

111-1 第一場

外拍、IG與手機:攝影與我們身處的時代

汪正翔(攝影、評論、創作)

111-1 第二場

影響李安最深的導演──胡金銓──從《臥虎藏龍》開拍前談起

塗翔文(華映娛樂股份有限公司電影監製)

111-1 第三場

用故事帶著眾人冒險:文學素養與遊戲電影產業

Michael Chenlin(陳永昶)(成名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學院總監)

111-1 第四場

未來是說故事人的世界

王蘭芬(作家、記者)

110-2 第一場

有誰要到二林去:洪醒夫筆下的小人物們

洪崇銘(蔗青工作室負責人)

  對於家鄉懷抱著熱情的洪崇銘,目前是蔗青文化工作室的負責人,並沒有選擇到大都市尋找工作機會,而是選擇留在家鄉,打拼、發揚在地文化。「我喜歡說我自己是留鄉青年,而不是返鄉青年。」這是洪崇銘對於自己的一個認定,對他來說,是一位留在家鄉關注地方文化、農村價值的青年。

  本次演講主題為「有誰要到二林去」,改編自洪醒夫作品〈有誰要到二林去〉,內容敘述青年搭白牌車回二林,在車上遇到的小故事。洪崇銘與洪醒夫皆為二林人,對洪醒夫有股特別的在地情感,這所謂的在地情感不只是同鄉的關係,很大一部分是洪醒夫對於社會觀察,對於地方書寫都與自身有連結,當洪醒夫在作品中提到行車路線「彰化、溪湖、二林」感到特別熟悉。

  這部改編自洪醒夫〈有誰要到二林去〉的同名短片〈有誰要到二林去〉,由蔗青文化工作室推出,由洪崇銘監製。將時空背景拉至2020年;將腳色人物更換成現代搭乘白牌車的乘客──老人家、看護;將白牌車更換成受疫情影響的白牌車;而青年仍舊是青年。「家」的意象貫穿整部片,青年原在外打拼,現在是返家的人,車上的外籍看護,哼哼唱唱的歌詞,是離家的人。一台白牌車搭乘兩種不同的心境。

  洪崇銘推廣地方文化,在國中撥放搭乘公車影片,第一人稱的視角特別有帶入感,隨著洪崇銘在車上望窗外風景,講述地方故事。人口逐漸外流到繁榮的城市,家鄉隨著時代更迭而凋零,片中青年伸出移動的車窗外大喊「有誰要到二林去」,而路上沒有任何一人。洪崇銘說:「可以把『二林』替換成任何一個覺得偏鄉的地名。」這句話聽來無奈,卻也帶有一點欲將地方文化發揚的決心,如何在時代的更迭不被人們淡忘,這是洪崇銘在文學與教育連結、呼喚地方記憶的一個目標。

110-2 第二場

媒體的立場與偏見

陳怡璇(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本次講題「媒體的立場與偏見」所要探討的是新聞媒體對於閱聽人以及社會氛圍產生何種推進力量,乍看之下是常見的命題,卻實實在在地指出無所不在的刻板印象、偏見所帶來的弊病。首先,講者羅列出不同美國媒體平台報導新冠肺炎的新聞,同時也展示出諸多發生在美國種種亞裔仇恨新聞,例如華裔學生在學校遭受霸凌、華裔老人在散步途中莫名挨打……,而美國媒體也統計出數據:在新冠肺炎期間,美國的仇恨犯罪率下降,但是對亞裔的犯罪案件卻上升了150%。看似是發生在遠方國度與我們互不關涉的事件,卻讓眾人在講座初期便能對刻板印象所帶來的負面社會效應心有戚戚焉。

  緊接著講者為我們講述「框架」的概念,框架係指媒體在大量訊息中,刻意揀選、強化、忽略、簡化某些面向,呈現出「有限資訊」或是「單一面向」,常見的負面框架有:同性戀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藥物濫用、性行為)→同性戀普遍有健康問題、愛滋病毒、精神疾病、性別認同問題→同性戀的生活方式導致身心疾病,這便是透過「單一形象的負面報導→不當的因果關聯→他者化(把族群的身分或特質特別標記出來,以區隔特定群體與他者)」。當媒體刻意僅呈現某族群的單一面向,經過反覆報導之後便能產生放大效果,使負面刻板印象在潛移默化間深植群眾心中。媒體透過框架的選擇和用字遣詞,無形中限制了大眾對特定群體的看法,而偏見便也從有限的訊息、媒體強調的描述中悄然萌櫱。

  刻板印象不僅會讓當事者產生自我貶抑之心態,不友善社會制度的存在亦會製造群體與他者之間的社會對立,更甚者雖是看似「正面」的刻板印象,也會導致群眾忽略實際存在的問題,或是產生不適切之過度期待等等,進而讓個體的權益、特質被媒體所塑造的群體刻板印象抹消。(例如:亞裔成績好、原住民很會唱歌且體育能力好等等)如何看穿媒體如何洗腦我們,察覺媒體正在建構的刻板印象、辨識媒體立場,不僅僅從最為表層的用字遣詞判別訊息立場,最為核心的意識應當是去正視自己的偏見與立場、承認偏見與立場的存在,才是真正去除立場與偏見的開端。

110-2 第三場

「璀璨青春、老戲讚聲」──看當代如何復興傳奇京劇盛世

朱柏澄、黃若琳(當代傳奇劇場、興傳奇青年劇場演員)

  戲曲,現代人較少接觸,也較少買票進表演廳觀看,這樣的中華文化傳統戲劇需要年輕一代支撐。朱柏澄正用對藝術、對表演、對戲曲的熱情,以興傳期青年劇場演員兼團長的身分,帶領戲曲年輕人走向大舞台,引領觀劇的年輕人,認識傳統文化的創新。

  職業京劇演員的朱柏澄向朋友提到「京劇演員」時,朋友的反應竟然是海底撈的「變臉」,這讓朱柏澄哭笑不得之外,更讓他燃起推廣京劇的決心。朱柏澄在演講的過程不斷的表示培養一名京劇演員是很辛苦的,在舞台上的每一個動作、唱、白、舞台設計等等,都需要長期的專業訓練,由基本功扎根,根基扎得越深,表演才能更加確實。

  最重要的基本功莫過於身體柔軟度、力度,朱柏澄在台上展示了「鼎功」、「毯子功」,也就是俗稱的倒立、後空翻等動作。並展現四個基本的腿功,分別為「正腿」、「片腿」、「十字腿」以及「旁腿」。除基本功外,舞台表現也為京劇一大重點。為讓觀眾容易理解京劇舞台的表演邏輯,朱柏澄從生活出發,將平常撿東西、找東西、約朋友吃飯逛街等行為,以京劇邏輯那樣浮誇式、反向式呈現日常生活簡單的行為。

  京劇也有虛擬式表演的特點,由青衣花旦黃若琳表演,示範京劇何以虛擬呈現動作。在台上,表演小姐整面、趕雞、餵雞、刺繡等動作,搭配說解旁白,讓觀眾對於京劇的表演有進一步的認識。
當代傳奇劇場融合東西方劇場藝術,創作多元,將傳統劇本添加新的元素,如:「搖滾水滸108三部曲」將搖滾元素加入傳統戲曲,使之呈現與以戲曲音樂不同的一面。貼近你我生活,讓京劇不再是傳統樂器演奏,而是熟悉的搖滾樂、流行樂。也就是這樣創新、傳承、教育的理念,讓朱柏澄聽取師父吳興國的建議,創立興傳統青年劇團。吳興國一生只為做好一件事,一生只為戲劇奉獻的精神,使他感動並為傳統戲曲不遺餘力,從他的眼神,我能看到一個喜愛京劇熱愛表演的年輕人,散發出來的熱情有多麼炙熱。璀璨表演者與觀眾的青春,為老戲獲得讚聲。

110-2 第四場

紀實文學的抵抗與關懷

須文蔚老師(師大國文系教授)

  講師須文蔚教授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文學院副院長、全球華文寫作中心主任、教育部邁向數位平權推動計畫推動辦公室主任、宜蘭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主任,是一名數位文學理論家、詩人也是重要的文學評論、文化評論者,主要創作領域為詩與紀實文學。大學本科就讀法律系,而後轉換跑道取得新聞研究所碩博士學位的須教授,對於社會議題抱持著高度關注度與敏感度。

  本次演講主題「紀實文學(non-fiction)」主要分為傳記、散文、口述史、民族誌與報導文學五大類型,雖文類諸多,卻共同擁有關注社會現實此一指向,它們必然因實踐與關懷而存在、書寫。講者在開頭述明了紀實文學「抵抗」的內容,其往往與社會運動息息相關,係因其中一分支——報導文學在當代社會運動之過程中,扮演著揭露社會弊端,提出社會運動理想之角色,其讓文學創作者得以走出書齋,尋求抽象與具體、理論與實踐、思考與觀察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把握社會事物之本相,正如講者語重心長地引用楊牧所言:「詩人的秉持乃是一獨立威嚴的心靈,其渥如赭,其寒如冰,那是深藏雪原下一團熊熊的烈火,不斷以知識的權力,想像的光芒試探著疲憊的現實結構,向一切恐怖欺凌的伎倆挑戰,指出草之所以枯,肉之所以腐,魍魎魑魅之所以必死,不能長久在光天化日下現形。」

  講者以1985年驚動全臺的湯英伸事件為例,講述涉世未深的原住民少年至都市工作,卻為雇主和雇傭公司聯合欺騙,被剋扣了工資還遭受「番仔」等言語羞辱,最終少年不堪虐待,憤而揮刀砍殺了雇主一家。此一社會案件讓臺灣社會首次正視原住民族所遭受的不公處境,彼時諸多文人、青年學生競相為湯英伸奔走,意欲傳遞與主流媒體、司法體制所給出之殘忍案發現場照片以外的另一面訊息,期待群眾得以給予懵懂少年一次懺悔、醒悟的機會。而後講者又以蘇建和案為例,強調了文學得以與社會運動連動而生發「抵抗」功能;並以其親至花東甘山族、平埔族原住民族部落觀察並記錄下來的人道故事強化了文學的「關懷」意味,在在顯揚了關注社會現實的文學家群體肩負之責任意識及其所欲記錄、傳遞給臺灣社會的善能量。雖然紀實文學未必能在一時之間改變客觀、根深柢固的社會現實,然而紀實文學的存有自身卻可以將弱勢群體的艱辛、隔閡與其所遭遇的不公傳遞予眾,進而起發揮給予大眾思辨機會、改善弱勢族群處境等等功能。

109-2 第一場

東方戲曲遇上西方文學──當代傳奇的藝術之道

黃若琳、施宏駿(興傳奇青年劇場演員)

  吳興國──一個時常出現在人們耳邊,卻未必熟稔的名字,隨演講揭開序幕,讓我有了更深的認識。今日主講人是他的學生──黃若琳和施宏駿。戲曲演員總是有著一股「仙氣」,讓人不敢靠近,此二人卻顛覆了我的認知,他們看起來就是比我們台下的同學大幾歲的哥哥姐姐。但是,隨黃若琳老師嘹亮的嗓音,使我對他由衷生起敬佩。

  黃老師介紹京劇的各種角色,配上科白,頗讓人心動神往。此種神往,乃是對於中國文化的久遠深沉,更是精緻地嶄露古典文化中和、禮律之道。他們的動作間不能有任何個人的情感,而完完全全投入了角色、成為角色,成為千年前某個閨閣中待字的少女,成為呼號一聲,千軍萬馬的大將。

        黃老師和施老師介紹著當代傳奇劇場的源流,那是時代不得已的悲傷,隨現代化的進程,人們似乎越來越不需要戲曲了,聽眾漸漸變少,吳興國老師帶著決心,企圖使京劇文化再次弘揚,他化中西戲曲的衝突為和諧創造之用,將最美好的京劇,帶入西方的故事情節中,碰撞出的火花,想必即使未見,亦有耳聞。即如《李爾在此》,是我小時候老師在課堂上便播放過的,當時不懂莎翁,卻已能確確實實感受到舞台上扮演者的崇高魅力。這也是我初識京劇、戲曲的時候。而今,吳興國老師卻要退休了,但京劇文化不會,我深深相信著眼前的兩位年輕老師,將會領著京劇文化繼續前進,使那種靜觀中的美與浩瀚,存在於華人世界的最深層。

109-2 第二場

重說宋高宗與岳飛──歌仔戲《當時月有淚》

鄭芷芸(歌仔戲演員、王金櫻國家藝師文資局藝生)

趙雪君(劇本工作者、臺北大學中文系教師)

  閩南文化淵遠流長,到了台灣,在沒有什麼戲曲根植的當時,老一輩們落地生根,燈紅香繞的夜裡,濃妝豔抹的「戲班仔」在台上努力表演著。隨時代發展,現在再回當初的廟口,早已看不到那樣精彩的景色了,台下的板凳上稀稀落落坐著幾個人影,歌仔戲是如此通俗而又精髓的台灣文化,怎麼能輕易消失呢?

  兩位講師先是一搭一唱,介紹起歌仔戲班的規矩,如三花、小生在戲班裡的重要、如行當規範與禁忌──隨歲月流逝,年輕如我,已經將這傳統的文化做為「符號」拋之腦後了,想要重溫,必得回到歷史的「現場」。當然,歌仔戲從未消失過。趙老師藉由劇本書寫,將深遠的中國歷史透過閩南語戲劇,繼續傳承下來。在節目的後半場,趙老師與鄭老師前搭後唱,吟詠起老師的作品《當時月有淚》,以改編的岳飛、真假公主故事為主線,泣說宋時的國破家亡,人間無奈,實乃悲劇也。

  鄭老師的宏亮音嗓,滄桑優美,更比他年輕的外貌不知老上多少。彷彿坐在戲臺下,觀看一齣齣有趣、好玩的劇。

109-1 第一場

淺談動畫原創短片<大冒險鐵路>製作過程:從想法到成品

黃小珊(導演、動畫短片《大冒險鐵路》榮獲2020臺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

邀請黃小珊導演分享〈大冒險鐵路〉從想法到成品的製作過程,導演以動畫製作的三個主要過程前置、製作及後製,貫穿整場演講。一開始,導演與聽眾分享在〈大冒險鐵路〉前置作業的準備,從劇本的撰寫、美術設定、分鏡,移植到前置作業的最後一步動態腳本,讓所有聽眾瞭解,一部動畫的開始,不是畫完圖稿之後,直接做成動畫,而是需要有很多事前的準備。在分享製作的過程中,導演也告訴聽眾們,想要製作一個好的動畫,首先,當然要有故事,然後再寫成劇本,但除了這些要件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對於自己所想出來的故事給予承諾,唯有給予這些故事承諾,才有堅持下去的熱情。對於自己的生活及日常,也是一樣的道理,要給予它們承諾,才會源源不斷的動力督促自己堅持下去。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一份承諾及熱情,獲得2020臺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肯定。

109-1 第二場

東方身段再現希臘悲劇經典──千年前的女力覺醒《樓蘭女》

陳思妤(當代傳奇行銷經理)

施宏駿(興傳奇青年劇場團員)

本次邀請到當代傳奇劇場講師和演員,介紹京劇的發展與流變,有感於漸趨式微傳統表演生態,近幾年致力於東西文化的融合,改編傳統,創造出跨文化元素,以深厚靈活的建築底蘊打造嶄新舞台,經典再進化,也讓更多人認識京劇。接著,解說京劇中的「生」(男性角色)、「旦」(女性角色)、「淨」(有臉譜的角色)、「末」(併入「淨」)、「丑」(滑稽角色),演員以實際的動作示範,結合有趣的互動模式,直接吸引學生目光。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情緒、狀態或呼吸速度,「手眼身步法」要做得漂亮,需經過一連串努力與堅持,除此之外,毯子功更是不可或缺的京劇基本技巧。最後,宣傳新劇:《樓蘭女》,其改編自古希臘三大悲劇之一,悲劇詩人尤里庇狄斯最著名的劇作《米蒂亞》(Medea),以東方美學元素再造希臘悲劇經典,以東方力量再造希臘悲劇經典,將時空場景從古希臘轉換至古西域,講述樓蘭公主美蒂雅因遭心愛男子遺棄而殺死親生兒女的悲劇故事。

109-1 第三場

聲光機協奏曲

林昆穎(「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2020臺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

邀請「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也是2020臺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林昆穎先生分享視覺創作的心路歷程。「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俗諺,林昆穎先生也持同樣的看法,但他將狀元理解為「高手」,而對於高手他有更深入的想法,「有想法,有做法,證據說話的人,就是高手了。當你有思維主張,又有實務能力,要說服別人就變得很簡單。」同時他也和聽眾們分享了他的團隊在世大運所經歷的一切,從一開始的計畫、實際付諸行動、中間的修正,到最後成果的展現,都是各個高手共同形塑的成果,有音樂背景的他用了一個很生動的譬喻,「每一場協作都是高手們的齊奏,在整場音樂會裡面會有獨奏與協奏,而整個設計團隊裡的設定者、管理者、技術者及感受者,如同整場表演裡面的作曲者、指揮家、演奏家及欣賞家」。而在現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獨奏」或許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齊奏」,因為所有人共同努力,能創造出1+1 > 2的效果。

109-1 第四場

拍攝關於微小而真實的歡樂

翁千琛(女主角飾品的視覺設計總監)

本次邀請女主角飾品總監,畢業於台北大學中文系的系友──翁千琛學姐,用屬於我們這個世紀的語調,分享簡報裡的照片,cosplay的妝容,飽滿的色調和溢出屏幕的漫畫式風格,讓人目不暇給。不只如此,翁學姐和她的合作夥伴們,透過行銷策略,將他們的理念,包裝設計後出售。這樣的方式已經不僅僅是藝術,更是一次實踐「靠理想吃飯」的成功典範。很多時候讀中文系,或與文史哲相關科系出生的人,往往會被詬眥為「無用」,然而究竟什麼是無用呢?試想,在漫畫式照片所給人的印象裡,便也包含了這種對於世間的反抗。學姐讓我們知道「靠理想吃飯」不僅可行,而且能夠做得很好,就像她為最近張愛玲誕辰百年的活動所拍攝的照片,更是提醒我們每一個人,「理想」不是外在的形式而已,更重要的是形式裡蘊含的內涵。

109-1 第五場

從文學到劇場:跨界改編的美麗與哀愁

黃致凱(「故事工廠」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黃致凱總監分享大學畢業之後加入劇場編劇行列的酸甜苦辣過程,編劇以植劇場《小兒子》貫串整場演講,延伸出關於舞台劇的發想、改寫、安排等等,並讓聽眾欣賞了《小兒子》、《一夜新娘》的錄影片段,使閱聽者在「聽」的過程中,能有自己想像與思考的空間,也傳達出:其實每件事都有很多面向能夠做出延伸!為了寫好一個劇本,就必須懷有一個「不寫我會死」的決心,且和原著者不得一模一樣,否則了無新意;亦不得與原著者相去甚遠,脫稿演出。一部好看的戲,需要的是「衝突」,風平浪靜的劇情並不吸引人,講者強調:「為何要做這部戲?這部戲與時代的關聯是什麼?」正因有這樣的思考點,戲劇大師李國修先生才能創造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也是講者大力推崇的中心思想:「所謂電影,是畫中有話;所謂戲劇,是話中有畫」。從電影到文學,從文學到戲劇,再從戲劇到電影,這三者是相互連通的,是一個三角的循環關係,創作的靈感需要從生活中去攝取、汲取,一些生活瑣事經過渲染也可以拍成一部電影、可以寫成一本小說、更可以成為一齣備受推崇的戲劇表演,端看世人如何詮釋它,講者以此做為總結,鼓勵觀眾們多多觀察世界,用盡全力欣賞世界,將世界納入內心慢慢品味,就像藝術家羅丹所說:「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108-1 第一場

光影人生/陳建仲(攝影師,綠線映像視覺統籌)

陳建仲老師透過照片故事與自己的人生結合,道出了深沉的體會。改變位置來思考,才能看到事情的全貌,因為凡事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立場差異。事實有其位置性、時間性,而時間與空間是浮動不止的。當事實透過光影、透過語言而定止其時空座標於某一瞬間,就超脫了蒙蔽著人們心靈的不斷浮動的世界,使我們有機會看到不同的觀點與角度。他不只講述光影之間,而是透過光影之於人生的歷程,分享其生命體悟。他認為人總是不自覺的被世俗所約定的價值觀所束縛,透過外在的、共屬的、他律的價值判斷來決定「自己的生活」。現代社會中,生存總是容易,生存是純然動物性的本能。但事實上,如何「生活」才是人們始終困惑的問題,而這種困惑也使得生活時常感到渾渾噩噩、無所適從,而我們所永恆追求的其實是自己心中屬於自己的那一個真實的方向。

108-1 第二場

我們的父親母親/李儀婷(作家)

李儀婷老師一開始就講起了父親的故事,他強調道:「我的父親總說我們家是書香世家。」說來是書香世家,但卻是在動盪的年代,他從父親被國民黨抓丁,直到被丟入海中,又存活了下來。故事的開頭便吸引著每個人的眼耳。講完父親的青少時候,便播放起自己的相片,特殊的是,照片是從年長以至於孩提,彷彿一卷時光的錄相帶被按下了倒轉鍵,而唯一不變的是李儀婷老師那雙大眼,從滿目憂愁,逐漸回到了清澈而無罣礙樣子,如洋娃娃的瞳孔。憂從何處來?老師首先說起了他的男朋友的劈腿經歷,逗得全場哈哈大笑,然而,這種生命的關卡在「難過」之時,想必是眼淚盈眶的。之後老師開啟了最攸關的命題:母親的消失。他的母親在年幼時,總是離家與朋友尋歡,直至老師小學末尾,父母終於離異。而那一年的照片依舊清晰,老師站在家門口,兩幅門神貼畫之間,彷彿莊嚴的護衛。李儀婷老師還是一樣歡聲笑語,但當我們知道了他的生命歷程,在嘻笑間更有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

108-1 第三場

魔術時刻--凝視生活,擷取記憶/宇文正(作家,聯副主任)

創作最好的靈感泉源便是記憶,在漫長的記憶中尋找只屬於自己的魔術時刻!正是主講人宇文正老師的創作理念。我們為什麼想要寫作?總因為在生活中我們有事情想分享、有東西想表達,而這些事物又為什麼值得去跟他人訴說,正因為我們在其中獲得了某些獨一無二的感觸,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宇文正老師分享,當她還在就讀小學時,某次放學在家寫作業的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光芒從窗外打入,映照在手中鉛筆上的彩虹,她就這樣看了好久好久,直到陽光漸漸隱沒,她說:「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世界的美麗。」每一個魔術時刻,都是我們記憶中最珍貴的紀念品,它刻畫著我們與世界、與他人的交涉、共鳴,證明了人生並非漫無目的的活著,而是要在生活中找到意義、在細節中看見驚喜。我認為這同時也是文學創作存在的價值,能夠讓我們將這些意義與驚喜分享出去。

108-1 第四場

現實與想像的歧路花園/鍾文音(作家)

主講人鍾文音老師以記憶與追尋、觀點與救贖、時間與空間,三個向度共構而成了文學世界,同時也是心靈自由的生命本質。每一本著作都不僅僅只是文學的技巧、符號的排序,更代表了身為寫作者的人生歷程。她以「征戰」來形容陪伴中風母親的日子,過去的母親、初老的母親、年邁的母親、現在的母親,各個階段的母親在鍾文音的生命歷程中以不同的姿態出現,代表了衝突、妥協、和解與突破。《暗室微光》中,鍾文音以「銳而不利」來形容一種「尖銳的足以讓人注意到什麼,卻又至於鋒利的劃開脆弱的心」的文筆風格。而在她一步步的透過口述與相片來呈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時,「銳而不利」不再是以筆現其鋒芒,轉而化為是生命本身純粹溫暖、閃耀動人而恆久的光芒。

[107-2]

1. 真誠與真相 /李崗 (導演)

2. 人與海的對話——黑潮漂流 /廖鴻基 (作家)

3. 從《逆旅》到《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我的旅行與創作 /郝譽翔 (作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4. 從得獎小說到暢銷書的寫作策略 /鄭宗弦 (兒童文學作家)

[107-1]

1. 故事的演算法:現代小說的基本形式 /朱宥勳 (小說家)

2.鳥瞰台灣山水——不熟悉的台灣家園:山、海、田野與聚落 /陳敏明 (空中攝影師、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兼任教師)

3. 事半功倍的閱讀與寫作技巧 /余虹儀 (設計師、策展人、專欄作家)

4. 愛要從小說到大——我的兒少文學之路 /鄭宗弦 (兒童文學作家)